GL-14過流繼電器用途
GL-14過流繼電器反時限過流繼電器(以下簡稱繼電器)具有反時限特性,應用于電機、變壓器等主設備以及輸配電系統(tǒng)的繼電保護回路中。當主設備或輸配電系統(tǒng)出現(xiàn)過負荷及短路故障時,該繼電器能按預定的時限可靠動作或發(fā)出信號,切除故障部分,保證主設備及輸配電系統(tǒng)安全。
GL-14過流繼電器工作原理
繼電器的工作原理是復合式的,由公用一個線圈的感應式和電磁式的兩個元件組成。當繼電器的線圈通以交流電流時,則在鐵芯的遮蔽與未遮蔽部分產生兩個具有一定相位差的磁通。此磁通與其在圓盤中感應的渦流相互作用,在圓盤上產生一轉矩。在20%~40%的動作電流整定值下,圓盤開始旋轉。此時由于扇齒與蝸桿沒有咬合,故繼電器不動作。
當線圈中的電流增大至整定電流時,電磁力矩大于彈簧的反作用力矩框架轉動,使扇齒與蝸桿咬合,扇齒上升。此時繼電器的動鐵在扇齒頂桿的推動下,使導磁鐵右邊氣隙減少,左邊氣隙增大,因而動鐵被導磁鐵吸合,使繼電器觸點動作。
當繼電器線圈中的電流為整定值時,感應元件的動作時限與電流的平方成反比。隨著電流的增加,導磁體飽合,動作時限逐漸趨于定值。當線圈中的電流大于某一電流倍數(shù)時,電磁元件瞬時動作,因而繼電器的動作時限具有反時限延時的特性。
繼電器具有若干抽頭,用以調整感應元件與電磁元件的動作電流。另外用倍流螺釘改變動鐵與電磁鐵之間的氣隙來調整電磁元件動作電流。繼電器具有調整感應元件動作時間整定值的機構及主觸點動作的信號牌。用手旋轉返回機構,可使信號牌返回,并不需取下外殼。
GL-11、12、21、22型繼電器具有一付動合主觸點(或一付動斷主觸點,需訂制),既具有反時限功能,也具有瞬動功能。
GL-13、14、23、24型繼電器具有一付動合主觸點(或一付動斷主觸點,需訂制)和一付由感應元件操作的延時信號觸點,其主觸點
只有瞬動功能,無反時限功能,信號觸點只有反時限功能,無瞬動功能。
GL-15、25型繼電器具有一付強力過渡轉換(先合后斷)主觸點,既具有反時限功能,也具有瞬動功能。
GL-16、26型繼電器除具有一付強力過渡轉換主觸點外,還具有一付由感應元件操作的延時信號觸點。強力過渡轉換主觸點只具有瞬
動功能,無反時限功能,信號觸點只具有反時限功能,無瞬動功能。
GL-17型繼電器具有一付強力過渡轉換主觸點和一付延時信號觸點。強力過渡轉換主觸點既具有瞬動功能也具有反時限功能,信號觸
點只具有反時限功能,無瞬動功能。
上述強力過渡轉換主觸點的突出功能是在繼電器動作過程中可以確保CT二次回路不會開路。
GL-14過流繼電器調試方法
由于運輸中的顛震或其它原因而使繼電器的結構或性能改變時,建議按下述方法進行調整。
1、主觸點間隙不小于2mm。為了防止觸點抖動,動觸點對于動合觸點在動作前,對于動斷觸點在動作后,應與限制器接觸。
2、信號觸點間隙不小于1.5mm。當信號觸點剛剛閉合時,扇齒與蝸桿咬合應不少于2個齒。
3、過渡轉換主觸點 a、接觸系統(tǒng)示意圖中動斷主觸點壓力不小于7g,用彎曲接觸片5來達到(參見圖2),斷開后的觸點間隙不小于2mm。 b、動合主觸點間隙不小于1.5mm。
c、動作前,接觸片3靠在止擋1上,彈簧片2與接觸片3間的距離為0~1mm。
4、框架與轉盤的軸向活動量為0.1 ~0.2mm。繼電器在工作位置及倒置180°的位置上,轉盤不應與久磁鐵及導磁體的極面相碰。
5、扇齒與蝸桿的咬合量為扇齒高的1/3~2/3。
6、旋轉倍流螺釘,改變動鐵與導磁鐵之間的氣隙,即可調整瞬動電流。
7、調整感應片及彈簧,使動作電流返回電流與技術要求相同。
圖3 GL-14過流繼電器內部接線圖(背視圖)